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美丽 卡

第二届酷学会(2022)精彩内容回顾

酷学会旨在增进青年多元性别研究者社群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展示和促进本土多元性别研究论述。第二届酷学会征稿启事发出后,我们收到了来自包括法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十余篇会议发言投稿,并最终遴选出7个发言在本届“酷学会”上展示。而由第二期青言研究支持计划支持的三个研究,也在本届酷学会上展示了成果。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1月26日(第一场)

 

01 民国时期的女性同性爱欲与情感实践——以陶思瑾案为考察中心

 

民国时期,同性爱在社会中可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1932年杭州发生了一起两名女学生因同性爱猜忌相妒而引发的惨杀案即陶思瑾案,该案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在媒体的长期报道下,该案当事人刘梦莹与陶思瑾的私人日记、信件等也被公之于众,借此呈现了她们二人的个体化情感世界,展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同性爱欲与情感实践。在个人情感表达的背后是民国时代的“爱情至上”的情感风尚,女性同性爱被国族与生殖科学捆绑,进一步揭示近代中国本土语境下作为女同性爱中女性主体的存在、欲望与表达在公众注视的异性恋殖民之下被误解、被想象、被污蔑的境况。

 


发言者:西西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在读

研究兴趣: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性/别研究、影视人类学等。

 

 

 

02 过滤气泡中的“乐”生活:男同性恋生成的知乎算法民间理论之探索

 

鉴于我们对主流群体以外的群体和美国以外的社会如何看待算法知之甚少,本研究以使用知乎网络问答社区的中国男同性恋为例,调查了其如何生成对平台算法运作及影响的知识。在进行了16个半结构性访谈,并对数据实施了二轮编码法的主题分析后,本研究确定了两个首要的主题:1)作为驱逐者的算法,由用户的排挤、乱序和诽谤民间理论支持;以及2)作为保护者的算法,由用户的防护、识别及排他性关系的民间理论支持。基于经验数据,本研究认为,打破过滤气泡和信息茧房的呼吁是(异性恋)正统性的,强调了信息多样性,但忽略了身份多样性。

 

发言者:赵龙轩



 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大三时逐渐确定了性别研究的未来方向,于是硕士时来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性别研究所,就读于“性别,媒体与文化”专业;博士学习选择来到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师从魏伟教授;目前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方法论学部进行访问学习。

 

研究兴趣主要立足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交叉领域,聚焦中国的性少数群体,尤其是男同性恋,探索其在数字时代的日常实践、身份认同、人际传播、以及与平台/技术的互动。已有研究发表在《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中国青年研究》等学术期刊中。

 

酷学会回顾推文链接:

 

 

03 中立真的中立吗?对同性恋态度结构的心理测量学初探

 

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可以有效预测人们对同性恋者的消极行为,例如歧视。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和行为可能会对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以往态度研究将其划分为积极与消极,少有研究关注对同性恋者的中立态度(即,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对同性恋态度量表,该量表共计29个条目,分为三个因子,分别为积极态度(11)、消极态度(13)和中立态度(5)。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优良的信度和效度,且在不同性别中具有测量不变性,可以用于对同性恋者态度的测量。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立态度独立于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但是,网络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立态度更加接近消极态度,而非积极态度。综上,对同性恋者的中立态度可能并非真的中立,而是偏向于负面态度。

 

发言者:正正

 

理健康教育硕士在读

研究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应用心理测量学、LGB心理健康

学术发表:

Zhang, Z., He, F., Liu, S., Tang, H., Li, J., & Zou, J. (2021).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osexuals' Coming-Out, Self-identity, Loneliness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0(2), 63.

孟可强, 王丽, 李旺, 李凤兰, 张正, 陈敏. 构建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 20220805001

 

酷学会回顾推文链接:

 



 

11月27日(第二场)


 

01 她为何不离开她:家暴社会生态视角下同性亲密伴侣暴力受害者困境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亲密伴侣暴力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女同性恋群体中的亲密伴侣暴力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为何女同群体中亲密伴侣暴力受害者难以在第一时间离开施暴者。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结合家暴的社会生态理论对阻碍女同离开亲密伴侣暴力关系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发言者:郝梓卉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在读,助理社工师。

关注性与性别暴力以及性少数议题。

参与组织策划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

 

酷学会回顾推文链接:

 


02 反性少数群体的仇恨犯罪——基于中国语境

 

仇恨犯罪被定义为“以偏见为动机而产生的犯罪,行凶者因为受害者属于(或被认为属于)某个社会群体而对其产生攻击。” 在欧美视角下的仇恨犯罪常常与“陌生人危险”(stranger danger)的图像联系在一起。的确,在公共场合仅仅因为肤色不同或者身着奇装异服就有可能成为仇恨犯罪的受害人。根据美国司法数据局的统计,来自陌生人的攻击也确实是美国性少数群体所面对的频率最高的攻击之一 。

 

在中国,针对性少数群体的暴力犯罪很少被提及,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刑法只区分故意和过失的犯罪动机,而不对犯罪故意进行细分,因此无法辨别施害者的主观动机是否属于偏见;第二也可能因为性少数群体的民事权利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而诸多暴力犯罪正是基于民事权利的法律缺位所导致的,因此更多的研究集中于性少数者的民事权利倡导,暴力犯罪被视为一个结果而非问题本身。

 

基于此,本篇研究将以裁判文书网找到的33篇涉及反性少数暴力犯罪的判决为切入,力图展示部分性少数群体在中国受暴的情况,并对性少数暴力的成因和解决进行论证。

 

发言者:卢玉良



都柏林大学博士三年级在读,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

研究兴趣具体集中于酷儿犯罪学,仇恨犯罪领域。

 

酷学会回顾推文链接:

 

 

03 行动者的关系运作策略:X组织的个案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某彩虹组织X的个案调查,分析其与治理技术的互动过程:机构及其地区志愿者如何通过种种关系运作策略来缔造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行动空间。借用X组织的案例,本研究也讨论了“合法性”和“承认政治”的关联。从抽象的“合法性”到具体的“关系政治”运作策略,在此过程中“被发现”、“被认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X组织已经获得实质上的“合法性”,或谓之为“承认政治”。

 

发言者:任龙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专业2022年硕士毕业生

研究兴趣:草根组织、性/别研究等

 

酷学会回顾推文链接:

 

 

04 过关之道:跨性别、性别非常规性与身份认同的边界

 

跨性别者指的是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指派性别不符的人,近年来,跨性别及相关议题越来越进入公众和研究者的视野。相较于有关研究已经较为丰富的国外学界,中文学界针对跨性别者的经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此外,针对“过关”这一跨性别研究的核心概念的研究经历了从越轨社会学范式向批判理论转型的过程,尽管后者强调了跨性别者具身实践的主体性,但仍集中在对本质主义和顺性别规范的批判上,“过关”同跨性别身份乃至酷儿政治的关联尚未得到充分关注。

 

因此,本文以就读于高校的跨性别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田野方法,概括了Z世代的跨性别者实现其性别认同的具身实践,并着重对跨性别“过关”这一概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跨性别者学习“如何过关”的过程是具身化性别界限的过程,它既反映了医疗技术、资本和文化对个体的制约,又处处体现了跨性别主体实现其性别认同过程中的能动性,因此“过关”不能被还原为对性别化界限的消极内化,跨性别者“过关”的具身实践酷儿化了界限本身。

 

基于此,本文结合晚近的跨性别研究对酷儿理论的反思和95世妇会以来中国大陆的性/别政治气候,指出对“过关”的再中心化和对Z世代跨性别身份的重新想象将是跨性别研究和跨性别/酷儿政治保持生机的关键。

 

发言者:Heng

 

多伦多大学女性与性别研究系硕士生,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学士,文学(艺术史论)学士

研究兴趣:跨儿/跨性别研究,跨国女权主义,华语圈酷儿研究等

 

酷学会回顾推文链接:

 

 

12月10日(第三场)

01 苦痛与团结:不稳定医学下的本土跨性别认同

 

在国际主流医学话语中,以WHO发布的最新版ICD-11为标志,跨性别认同经历了从医学化到去精神疾病化的过程。然而,在性别议题政治化和医疗市场化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国内跨性别医疗的本土语境超越单向的生命政治和医学化框架,呈现出脆弱、不稳定和风险交织的特点。

 

基于田野调查和访谈,本研究讨论了在正规友善医疗把关严格、非正规医疗弥散的背景下,“苦痛”如何成为理解本土跨性别身份形塑过程的核心要素;在应对医疗实践的种种不稳定和危机之中,跨性别社群又如何由此凝结出团结和认同。

 

发言者:天蒙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STS方向在读研究生

研究兴趣:在于医学人类学、酷儿化STS理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在读

 

 

 

02 社会运动视野下的Z大学彩虹小组(2006-2020)

 

本研究以一个高校性少数学生社团跨越十余年的行动为例,关注在21世纪中国大陆的同志运动中高校青年学生的参与,以及这一运动缘起的政治机会结构和运动中的文化符号建构。在国内公共政策、媒体环境和公民社会扩张与收缩的背景下,高校同志行动经历了从兴起到衰落的转变,并且发展出了彩虹旗和激进同志的身份与符号。虽然在外部环境的转变和内部成员的更迭之下这种集体行动难以持续,然而其对于青年学生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发言者:147

 

社科背景STS研究生

研究兴趣为(多元)性别、NGO与残障研究

 

 

03 惶惑之欲:民国时期的校园同性爱世界

 

民国时期,新闻媒体报道了诸多校园同性爱的故事。一方面,这些报道具有共同的故事结构与悲剧色彩,它的传播催生了“同性爱”作为一种“惶惑之欲”的诞生;另一方面,知识界逐渐开始关注校园同性爱问题,着手探讨其性质。通过对同性爱与各类“变态”“畸形”性欲的联结,女校中的“拉朋友”也被视为同性爱的“别名”。针对校园中的同性爱现象,知识界也提出了解决方法,如普及性教育、实行男女合校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纾解青年男女的“惶惑之欲”。

 

发言者:袁子阳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兴趣:中国近代法律史、性别史。

 

 

 

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第一届酷学会(2020)精彩内容回顾

第一届“酷学会”于2020年10月24、25日在线上举行,旨在增进青年多元性别研究者社群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展示和促进本土多元性别研究论述。24日的“学术公演”为青言研究专场,青言研究支持计划的3个研究进行了现场直播答辩;25日的“学术公演”为投稿专场,通过专家筹委筛选的6个...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