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们的价值
平等、多元、开放
我们的使命
推动公众认知、消除歧视、争取平等权益
我们的工作
社群动员、公共教育、政策倡导
“同语”音谐“同女”,亦取“共同语言”之义。
No one sleeps in this room without the dream of a common language.
Adrienne Rich
研究报告
中国多元性别权益状况报告
中国多元性别群体的生存境遇如何,其权益保障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随着近年来各界对多元性别群体及相关议题的不断关注,这些问题亟需梳理和解答。 尽管中国在多元性别“去罪化”和“去病理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相关群体仍面临 诸多挑战。由于对多元性别群体缺乏了解,社会中的污名与歧视时常显现;而具有针对性的权益 保障政策及法律的缺失,也使其在遭遇困境时更难获得救济。 但进步和希望还是有的。中国在 2004 年已把国际人权标准纳入《宪法》,并明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虽然中国当前的法律政策中尚无“多元性别”表述,也无针对多元性别权益的专门法规,但根据人权的普遍性原则, 多元性别群体的权益也应受到法律的平等保障。 《中国多元性别权益状况报告》为把多元性别权益纳入中国法律和政策的保障提供了重要参 考。报告涵盖了中国多元性别权益的方方面面,并对健康、教育、家庭、就业、媒体、社群组织 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呈现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及决策者参考。相关建议的采纳将为中国多元性别群体免受歧视和暴力,并获得平等友善的医疗、教育、就业等公共服务 提供有利条
中国多元性别女性的生活与权益研究报告
2022年10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保法》)审议通过。这是《妇保法》自1992 年起施行以来的又一次“大修”,也标志着我国依法保障妇女权益的重大进展。在该法实施三十周年之际,本报告采取文献法和二手资料分析法,呈现多元性别女性这一应受该法保护的群体在工作、家庭、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场域中的生活与权益现状。同时,本报告还对《妇保法》等与多元性别女性切身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了梳理,并对比《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国际人权公约,探讨国内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是否能充分保障多元性别女性的权益。
中国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研究报告
2022年 随着202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历经大修,以及以十年为周期更新的中国儿童权益纲领性政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发布,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事业进入新的时代。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中国尚没有关于多元性别未成年人整体权益的专门研究。为了填补这一...
同性情侣财产纠纷案例研究报告
本报告是对中国大陆同性情侣之间财产纠纷案例的法律分析研究。以2020《中国LGBT相关司法案例研究报告》中的95例同性情侣财产纠纷民事司法案例以及11例同性情侣之间敲诈勒索犯罪案例为研究对象,概述同性情侣之间财产纠纷的基本情况,并且按照议题将这些案例分为房产纠纷、分手协议/分手费纠纷、其他涉及金钱给付的纠纷三大类,在每一类型中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中国LGBT相关司法案例研究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中国大陆LGBT相关司法案例的案例实证研究。以在“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检索到的1024例LGBT相关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大陆LGBT相关司法实践的总体情况进行展示,并着重呈现了司法实务中不同种类案例的审理情况及其面临的类型化问题。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与政策研究
在文献比较研究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项目组发现超过1/5的性少数员工受过职场歧视。从5个访谈实录、5个故事和5个案例来看,受害者身心俱损,其平等就业权亟待法律予以明确并加以保障。尽管中国法律中有多个条款禁止就业歧视,但性少数群体尚未列入法律与政策规范,现行法在就业歧视定义、举证规则、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缺失。本文通过案例与访谈实录,反映了那些被现行法律忽视的性少数群体遭受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其关于平等就业权保障的诉求,借鉴域外的经验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和出台政策建议,并论证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