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第三届酷学会(2025)精彩内容回顾

  • 作家相片: 青言计划
    青言计划
  • 3月6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ree
ree


“青言计划”于2019年发起,旨在支持和促进有志于多元性别研究的青年发展。“酷学会”是青言计划为本土青年学生、学者打造的多元性别研究展示交流平台。我们希望借此增进青年多元性别研究者社群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展示和促进本土多元性别研究论述。


2025年1月17日至18日,青言计划第三届“酷学会”于线上举办。本届酷学会共设两场展示:“野生研究”专场展示了7项研究,“青言&吾同”联合专场展示了6项研究。每个展示结束后,青年研究者评议嘉宾交流,并回应了现场大众学术评审们提出的问题。


在闭幕环节,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两项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多元性别权益相关研究的研究者来现场交流,这两项研究分别是《中国社会公众对多元性别议题宽容度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阅读全文: https://mp.weixin.qq.com/s/IWubihHEy899arjG6txjxw)和《中国多元性别权益状况报告》(阅读全文:https://cnlgbtdata.com/files/uploads/2024/02/20240220.pdf)。


第三届酷学会采取多元的、非竞争性的研究评价体系,在展示现场,大众学术评审通过多维度投票,给予每项研究独特的反馈。投票维度不仅涵盖研究的问题意识、理论、方法和材料,还包括研究对本土多元性别社群历史与现实的关切和贡献。以下是大众学术评审的现场反馈结果,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届酷学会展示研究的亮点吧!


“野生研究”上午场

 

FanFan的《中国同性性倾向相关婚姻家庭纠纷司法案例研究报告》探究了中国司法系统对同性性倾向相关的婚姻家庭纠纷案例的审判逻辑,并总结同性性倾向对此类案件审判的影响,以期能回应有关公众的关切,并为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司法案例的审判,及相关法律研究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选题有新意”“贴近多元性别社群需要”“关注多元性别社群权益”“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多元性别议题的认知”等。


ree

Lexi的《陆台及涉外同性婚姻对我国政法领域的挑战与应对》对大陆涉外婚姻进行了概述,进而分析陆台同婚、话语竞争和“一国两制”的机会与挑战,接着就亚洲同性伴侣权益的最新发展和扩展进行回顾,最后总结了同性婚姻和涉外同婚扩展化背景下我国政法领域的应对和挑战。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关注多元性别社群权益”“选题有新意”“贴近多元性别社群需要”等。


ree

陆远的《社会工作介入性少数群体反性别暴力的实务对比研究——基于C所和R社的实践》发现:C所和R社都拥有整体性的工作取向,以性别作为理论视角,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共同采纳问题外化、安全措施的实务技巧,以合作策略扩大可利用资源,也共同面临着专业界线和需求冲突等伦理问题,在机构身份、工作模式和其他服务提供则呈现较大的异质性。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 “有助于促进多元性别公益发展”“关注多元性别社群权益”等。


ree


ree

“野生研究”上半场印象词云

(基于大众学术评审共创内容生成)


“野生研究”下半场

 

北炀的《噤声之域:成人主义下未成年女性的自我迷茫与社群女性关系探索》以基础教育阶段采纳封闭式教育的学校为场域,通过非虚构写作、访谈、艺术创作以民族志书写等方式探讨成人主义下未成年女性的交叉困境。北炀的研究项目也讨论了未成年全女社群中的微妙友谊、性别气质建构、个体性别认同探索以及同性性倾向的探索与处境。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 “选题有新意”“真实呈现了多元性别社群样貌”“保存了多元性别社群的历史记忆”等。

 

ree

 

Heng (Simone) Wang的《人妖诡计:通过跨儿—间性肉身重审性同意》与性理论学及有色人种跨儿批评进行对话,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跨儿—间性肉身性如何激进地挑战霸权主义的、殖民主义的以及反跨性别的性伦理。Heng通过分析时佩璞的档案,来讨论时佩璞如何理解和展演自己的性别形态,以及其跨儿肉身如何复杂化欲望和性行为本身,使得在某些国家和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性同意理解在判断性行为是否合乎伦理时显得不够有效。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 “理论有深度”“选题有新意”“保存了多元性别社群的历史记忆”“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多元性别议题的认知”等。

 

ree

 

田奇的汇报题目为《一项针对瑞典和中国的探索性定性研究:面向医务人员的关于电子医疗病例中性和性别记录的现状与挑战的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得出结论:在电子病例中记录GISO信息可以改善跨性别者和非二元人士的医疗保健成效。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包括缺乏医学专业教育、技术限制、缺乏法律保障以及社会文化偏见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教育、跨性别和非二元人士以及性别记录用户研究等角度入手。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 “关注多元性别社群权益”“选题有新意”“研究方法扎实”“研究材料丰富”等。

 

ree

 

Kevin的《重新发现中国的“同性恋性“与同性恋身份》从欲望、文化、性行为、策略以及身份/人群几个方面入手,尝试提出一种历史性和本土性的理解”同性恋性“的方式,并将同性恋性作为一种广阔的视野来理解鸡奸罪。该研究旨在挑战中国同性恋议题上的话语殖民,并通过重新审视以苏成捷为代表的研究,试图启发当代中国研究者重新想象中国法律和社会的宽容传统。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理论有深度”“选题有新意”“保存了多元性别社群的历史记忆”“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多元性别议题的认知”等。

 

ree

 

 

ree

“野生研究”下半场印象词云

(基于大众学术评审共创内容生成)

 

 

“青言&吾同”联合专场上半场

 

碳碳的汇报题目为《从婚前同居养宠谈起:论家务与情绪劳动在异性恋与同性恋伴侣中的分配》。研究探讨了养宠作为照料劳动实践给同性恋伴侣和异性恋伴侣带来的不同影响、同性和异性伴侣之间的以养宠为代表的家务劳动如何分配,以及分配模式在何种程度上受到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选题有新意”“研究材料丰富”“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多元性别议题的认知”等。


ree

 

Lemon的《他身之欲:青年“恋老”男同性恋者的欲望合法化实践》尝试揭示性资本理论在年龄差异关系中的局限,阐述在“青年—老年爱”中关怀和互惠的重要性,指出这些关系不遵循市场竞争原则,而更像礼物的循环。Lemon的研究讨论如何通过关怀和互惠逻辑,重新定义吸引力,建立并维持不同年龄群体的象征性边界。该研究同时强调社会评价的动态性,指出被边缘化的群体如何通过强调特定标准来区分自我,同时维持这些特征的边界。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选题有新意”“真实呈现了多元性别社群样貌”等。


ree

 

小黎的《跨越规范:性别、权力与中国女同性恋使用人工生殖辅助技术的生育实践》通过政策分析、面对面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的方式,探讨非西方社会中围绕生育的理想与规范,以及这些观念如何与权力结构交织在一起。辅助生殖技术不仅是一种生育工具,它还创造了新的关系与身份。本研究审视了女同性恋女性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如何拓展家庭与亲属的概念,并探讨这些变化如何嵌入东亚背景之中。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关注多元性别社群权益”“贴近多元性别社群需要”“选题有新意”等。

 

ree

 

ree

“青言&吾同“联合专场上半场印象词云

(基于大众学术评审共创内容生成)

 

 

 

 

“青言&吾同”联合专场下半场

 

伟大的躲猫猫大人和世界毁灭小猫睡觉的汇报主题为《中国同人圈互动中的性少数群体的情感体验与能动策略探究》。研究发现中国同人圈为性少数群体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自我表达与身份构建的平台,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受到现实权力关系影响的场域。希望本研究的发现能够进一步唤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独特体验的关注,促使更多人理解并接纳Ta们在文化参与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相关的深入研究。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研究材料丰富”“选题有新意”“真实呈现了多元性别社群样貌”等。


ree

 

当归的《明末清初绘画中“易行乔装”形象研究》探析了明末清初绘画中的“易性乔装”形象,分析了徐紫云和柳如是的画作,揭示了性别、艺术和时代之间的复杂互动。在《迦陵填词图》中,画师通过对徐紫云“旦角”扮相的描绘,挑战了性别气质的传统观念,展示了性别角色的表演性及异性恋中心主义的局限。柳如是在不同画作中突破性别界限,通过男装形象与家国气节相连,而清中后期的红妆像则重新构建了她的形象,突出了爱情悲剧,改变了原有的民族气节内涵。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选题有新意”“保存了多元性别社群的历史记忆”“研究材料丰富”等。

 

ree

 

鱼木的《抵抗平台亡灵政治:中国酷儿另类媒体的炸号与重生》则通过“规则怪谈”来戏谑中国酷儿另类媒体的“大逃杀”挑战。研究以“亡灵政治与抵抗”为理论背景,总结出五条相互矛盾的生存规则。大众学术评审反馈认为,该研究的突出亮点包括“选题有新意”“保存了多元性别社群的历史记忆”等。

 

ree

 

 

ree

“青言&吾同“联合专场下半场印象词云

(基于大众学术评审共创内容生成)

 

第三届酷学会的研究内容回顾已于【酷学速递】小红书账号发布,欢迎关注阅读。您也可以访问酷学速递合集存档(网址:酷学速递合集 | 全部),阅读所有历史内容。

ree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