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中国多元性别权益状况报告》
中国多元性别群体的生存境遇如何,其权益保障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随着近年来各界对多元性别群体及相关议题的不断关注,这些问题亟需梳理和解答。 尽管中国在多元性别“去罪化”和“去病理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相关群体仍面临 诸多挑战。由于对多元性别群体缺乏了解,社会中的污名与歧...

同小语
2024年2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中国多元性别女性的生活与权益研究报告
2023年 2022年10 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保法》)审议通过。这是《妇保法》自1992 年起施行以来的又一次“大修”,也标志着我国依法保障妇女权益的重大进展。在该法实施三十周年之际,本报告采取文献法和二手资料分析法,呈现多元...
同小语
2023年8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中国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研究报告
2022年 随着202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历经大修,以及以十年为周期更新的中国儿童权益纲领性政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发布,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事业进入新的时代。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中国尚没有关于多元性别未成年人整体权益的专门研究。为了填补这一...

同小语
2022年6月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同性情侣财产纠纷案例研究报告
本报告是对中国大陆同性情侣之间财产纠纷案例的法律分析研究。以2020《中国LGBT相关司法案例研究报告》中的95例同性情侣财产纠纷民事司法案例以及11例同性情侣之间敲诈勒索犯罪案例为研究对象,概述同性情侣之间财产纠纷的基本情况,并且按照议题将这些案例分为房产纠纷、分手协议/分手费纠纷、其他涉及金钱给付的纠纷三大类,在每一类型中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同小语
2021年10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中国LGBT相关司法案例研究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中国大陆LGBT相关司法案例的案例实证研究。以在“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检索到的1024例LGBT相关司法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大陆LGBT相关司法实践的总体情况进行展示,并着重呈现了司法实务中不同种类案例的审理情况及其面临的类型化问题。

同小语
2021年7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与政策研究
在文献比较研究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项目组发现超过1/5的性少数员工受过职场歧视。从5个访谈实录、5个故事和5个案例来看,受害者身心俱损,其平等就业权亟待法律予以明确并加以保障。尽管中国法律中有多个条款禁止就业歧视,但性少数群体尚未列入法律与政策规范,现行法在就业歧视定义、举证规则、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缺失。本文通过案例与访谈实录,反映了那些被现行法律忽视的性少数群体遭受就业歧视的现状及其关于平等就业权保障的诉求,借鉴域外的经验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和出台政策建议,并论证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同小语
2020年9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校园性别暴力: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
为响应国家消除校园暴力的号召,推动更加完善的、更具有包容性的消除校园暴力政策的制定,为全部学生建设更友善的校园环境,同语于2016年秋启动校园性别暴力研究项目,说明了校园性别暴力的严重性和独特性,同时呈现了作为更加边缘的学生群体——性与性别少数学生——遭受校园性别暴力的情况。

同小语
2017年12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性别认同的法律承认
本文主要研究了欧洲大部分国家、亚洲九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及南美洲阿根廷在性别认同的法律承认方面的立法规定和/或司法判例,旨在提供域外经验,推进国内性别认同的法律承认立法/修改。

同小语
2017年10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就业中的性别认同歧视域外案例研究及启示
目前我国尚未有任何规制就业中性别认同歧视的法律法规,但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案例。本文以案例研究为方法,在介绍我国“跨性别就业歧视第一案”的基础上,考察域外案例。本文发现,当立法并未明确纳入时,司法机关可以通过对“性别歧视”进行解释链接性别认同歧视;当立法明确纳入性别认同歧视时,跨性别者的就业权利会得到更为直接的保护。本文认为,这些域外经验为中国相关案件的审理及相关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参考,在两种保护路径中,后者能够为跨性别者提供更周延的保护。

同小语
2017年5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性与性别少数学生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本研究项目旨在调查中国大陆地区性与性别少数学生因为其性倾向、性别身份或表达以及间性状态(SOGIEI)所遭遇的校园霸凌和校园歧视。调查的目标人群为在校学生,包括初高中生、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他们当前的学校环境或过去一年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因此本研究项目所呈现的校园环境和学生情况是当前的,而并不包括性与性别少数学生以及其他性与性别少数人群的全部求学经历。
同小语
2016年6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中国同志组织民政注册研究》
本研究通过政策分析和深度访谈,对中国同志组织进行注册的空间、具体过程、注册策略及利弊进行分析。

同小语
2016年6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中国大陆跨性别与间性人的权利状况——对媒体报道的研究
本报告梳理近年来国内报纸和电视对跨性别和间性人的报道,在此基础上对跨性别和间性人权利受损的领域、表现及影响,以及权利保护的行动建议进行论述,以期让读者了解跨性别和间性人的处境,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让社会变得更加包容和公正。

同小语
2016年3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国内非婚女性生育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和女同(双)性恋伴侣借助捐赠者的精子、利用辅助生殖技术怀孕并生育了子女。然而,在中国,从宪法、婚姻法等法律到地方法规政策,都对单身生育、同性婚育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因此,作为我国法律意义上的“非婚女性”,单身女性和女同(双)性恋伴侣的生育权利及子女的社会福利得不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但21世纪以来,不少非婚女性通过捐精生子的行为经过媒体报道而进入公众视野,其中涉及到的捐精者、人工授精手段和非婚家庭的子女成长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同语与“彩虹宝宝”对非婚女性的生育问题均有密切关注,但发现国内却鲜有围绕这一问题的经验研究,故希望通过实证调查与分析,呈现日益壮大的非婚女性群体的生育意愿、决策和行为策略及相伴产生的非婚家庭子女身份、成长养育和家庭关系问题,为增进公众对这一群体生育状况的了解做出努力,对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机制的完善提供思路与建议。

同小语
2016年1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涉及LGBT的反就业歧视法比较研究
鉴于目前境内LGBT群体在职场中遭受普遍的歧视而反歧视立法缺失,故本文对六个国家和地区相对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进行比较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个案访谈的方法探究这些地区和国家就业反歧视法中对LGBT群体保护的立法概况和法律框架,相关法律如何对LGBT 进行立法保护以及立法实施情况等,旨在梳理总结所研究地区和国家相关反就业歧视法的特点,以推进我国涉及LGBT人群的反就业歧视立法。

同小语
2015年12月3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调查报告
为了促进草案的修改和完善,反家庭暴力立法民间倡导工作组开展“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与暴力网络问卷调查”,以期望了解亲密关系中身体暴力、心理暴力与性暴力的发生状况;并进一步对比恋爱、同居和婚姻中的暴力现状。恋爱、同居、分手与离异等亲密关系的暴力应该包括在反家暴立法中,因为在其暴力特点(隐蔽性、循环性等)、危害性、社会认知等方面与家庭暴力一样,都属于私领域的性别暴力,社会都不予以重视,求助难,等等,这也是我们开展该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同小语
2015年12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中国性少数群体家庭暴力研究
同语是一个多年关注性少数群体权益的机构,从2007年起关注性少数社群的家庭暴力情况,并于2009年完成中国第一部性少数群体的家暴情况报告,《中国女同(双)性恋者家庭暴力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48%的受访者因性倾向而遭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暴力,42%的受访者受到来自亲密关系的暴力。同时,因我国有关反对性倾向歧视和反暴力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受暴者很难得到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法律保护。自此同语开始了对反家暴立法的持续关注,希望在中国的反家暴法可以对社群有更多的保护。
在2013年,国务院将中国反家暴法纳入到立法计划中,同语在原有报告的基础上,继续完成了相关主题的跟进研究,并请多年关注性少数权益研究的家暴专家荣维毅老师撰写序言,主要包括此报告的过程,意义及和收获进行了分析。

同小语
2014年12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