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1日
从官方的发声,到个体的呼声,从动员的齐声,到文化的禁声。
2019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同性婚姻”、“意定监护”、“就业歧视第一案”的制度动员和司法实践,关注到国内与国际的官方表态,同时,也看到个体在歧视与暴力下的呐喊,遭受到“反同”情绪和文化审查的打击。
在前行的路上,我们将记住什么?遗忘什么?
一、婚姻伴侣制度
婚姻伴侣制度是多元性别群体权益的重要保障,不论是“同性婚姻”的动员,还是“意定监护”的运用,于多元性别群体而言,2019无疑是意义重大的一年。
【1】动员:民法典与同性婚姻
10月31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三审稿公布,在公益组织的积极动员下,社群和公众纷纷通过线下邮寄或线上提议的方式表达“将同性婚姻纳入民法典”的诉求。
1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第三次记者会上,发言人岳仲明表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收到了许多公众意见,“主要集中在完善近亲属的范围、修改可撤销婚姻的撤销机关、进一步完善夫妻共同债务、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方面。”
其实,这并不是2019年针对同性婚姻议题的第一次官方发声。
5月17日,台湾通过同性婚姻专法。5月29日,针对记者关于专法的提问,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表示:“我们注意到了岛内的报道。大陆实行的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
8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第一次记者会,发言人就“同性恋婚姻”的问题答记者问,表示一夫一妻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
从保守回应到主动提及,可见在婚姻平权的艰难前行中,增加公众声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020年3月,民法典草案将被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发声。
【2】机遇:激活意定监护制度
7月19日,南京公证处发布文章《意定监护公证,搭建LGBT群体爱的桥梁》,文章一发出就受到多元性别群体的高度关注。
8月7日,七夕节当天,北京国信公证处发文,宣告办理了北京市首例同性伴侣意定监护公证。
8月13日,南方周末发布报道:《一项制度“歪打正着”,同性伴侣有了“生死协议”》,引发了大家的进一步讨论。
虽然公证处的文章已被删除,但其仍为提高多元性别群体的能见度和社会接纳度贡献了力量。尽管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但困难中也蕴藏着机遇。
正如南京公证处在文章中所说的“避而不谈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只是一个开始。
二、平等就业权
自2018年12月“平等就业权纠纷”新案由被提出,2019年,其就成为多元性别群体维护自身权利的新工具。两个“第一案”,不仅是当事人的勇敢实践,更是对社群伙伴的鼓励和对用人单位的警示。
【1】同志教师劳动权第一案姻
从事教育工作10年的青岛幼儿教师明珏因同性恋身份遭到单位辞退。在律师陪同下,明珏对用人单位的非法解雇行为提起劳动仲裁。
仲裁委于2018年9月27日正式立案,11月13日,案件开庭审理。最后,仲裁委裁决园方向明珏支付近4万人民币的赔偿金。
2019年1月,明珏再次以 “平等就业权纠纷”案由向园方提起诉讼,并获法院立案。
【2】跨性别平等就业权第一案姻
2018年年底,跨性别者小马完成性别重置手术后,如愿拿到变更的女性身份证。然而,刚回到工作岗位的她却被人事经理以不知道安排小马做男生的岗位还是女生的岗位为由辞退。
2019年8月,小马在律师帮助下提起平等就业权诉讼,10月9日,法院正式受理案件,这是中国第一起以“平等就业权纠纷”立案的跨性别就业歧视案。
12月3日,案件于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浦沿法庭正式开庭审理。
最高院增设“平等就业权纠纷”案由,越来越多的多元性别人士愿意站出来,公益组织和公益律师全程协助……这些都让多元性别群体在平等就业权的保障上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三、中国代表在UN
从普遍定期审议到独立专家续任,从投出反对到主动发言,关于多元性别群体权益,今年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的表态可谓活跃,但也喜忧掺半。
【1】成果:中国通过UPR六条建议
2018年11月6日,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了第三次审议。
2019年3月的审议会议上,中国代表明确表示,对于接收到的346条建议,接受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权事业发展的284条。其中,有六条与多元性别群体相关的建议,中国均表示“接受并已经执行”1:
【2】反对:SOGI独立专家续任
7月1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1届常会以27票赞成、12票反对、7票弃权通过决议2,“防止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暴力和歧视问题独立专家”成功续任。
在与多元性别群体有关的决议上,中国的通常态度是“弃权”,唯一的一次反对票便是2016年设立“独立专家”的决议。这一次的续任投票中,中国也投下了反对票。
【3】表态:中国代表联合大会首次发言
10月24日,在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四届常会第三委员会的会议中,中国代表团针对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独立专家的报告主动发言:
发言强调“中国反对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希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和合作”,并且希望独立专家能分享一些在去病理化和去罪化的领域的“良好实践”。
这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针对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议题发言,展现出积极的态度,被国际组织OutRight Action International 的执行董事Jessica Stern评价为:“引人注目的建设性参与”。
与国内相比,国际表态似乎显现出更加积极、包容的倾向,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些表态去更切实地保护多元性别群体的权益,是我们仍需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四、歧视与暴力:"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长期以来,LGBT群体面临着针对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歧视和暴力的威胁;然而由于保守的社会观念,家暴的隐蔽性,学校、警方、妇联等对LGBT群体遭受的暴力缺乏认识等因素,遭受歧视和暴力的ta们往往求助无门。面对这样的现实,自媒体曝光是一些受害者最终采取的反抗方式。
2019年,这些勇敢的曝光、恳切的求助或绝望的呐喊,也引起了线上线下的许多关注和积极回应;然而曝光之后,受害者实际得到的帮助仍然有限,单纯依靠私力救济,很多情况下是杯水车薪。要遏止此类悲剧的发生,还需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提供明确保护,进行公众教育,不断推动社会观念向多元、包容的方向转变。
【1】”蝴蝶案"
留澳学生蝴蝶的父母让蝴蝶回家并限制其人身自由,试图断绝她与女友袋鼠的来往。袋鼠与蝴蝶失联,在网上公开求助希望解救女友。在伙伴们支持下,2019年5月5日袋鼠成功与蝴蝶会面一起出逃,却被警察以绑架案调查名义带回。此后,志愿者们多次采取行动营救蝴蝶,都未能成功。
【2】“公务员自杀”
2019年4月27日,浙江一同性恋公务员因不堪忍受领导排挤、家人不理解而选择自杀(被救回),自杀前他通过微博发布了名为《一位同性恋研究生的死前绝笔》的文章。
【3】“青岛同性恋男孩遗书”
2019年5月14日,青岛15岁同志男生在微博留下遗言称受老师欺凌,随后两次出走(均被寻回)。5月15日晚,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微博@ 青岛发布)就此事发微博呼吁“马上就要到#517不再恐同日#了,让我们呼吁身边的人,一起传递平等善意的爱。”
【4】“颍川事件”
2019年6月17日,湖南高三学生颖川向父母出柜11天后,在微博留下遗言并跳河自杀,生前曾遭受霸凌和家人的不理解。
【5】“同性高管性骚扰”
某互联网公司男员工遭男性高管强制猥亵,加害者被公司辞退后仅3月又官复原职,2019年8月4日该受害员工在网上发布长文曝光事件经过。
五、公众反同情绪
【1】反同婚
自2019年11月初,社会公众第一次广泛参与同性婚姻合法化讨论和意见征集,同时,反对同性恋和同性婚姻的声音层出不穷。
反对的声音来自哪里?他们有什么样的表述?
| 反同基督徒:上帝不爱同志,传统也不爱婚姻
2019年12月20日,人大法工委发言人正面回应“有意见建议同性婚姻合法化写入民法典”之后,微博话题在一天后迅速飙升至近7亿。
2019年12月21日,两个主内账号“荣耀主基督”和“大麦弟兄”发表反对文章,期望在前期对反同基督徒动员不足的情形下,抓住全国多家法院和媒体公开征集公众意见的机会,扳动舆论和投票;
12月23日,公众号“福音时报”发表文章,以“传统美德”为自身正名,将同性恋视为泛滥的极端自由主义及西方“不道德”的世俗文化导致的国人堕落。
同志基督徒团契公众号“彩虹见证团契”曾发文回应,认为反对的声音集中在以下三点:1. 不符合圣经,是上帝反对的。2. 不符合传统的家庭、婚姻、生育、伦理观念。3. 同性恋在传染病和心理疾病方面的表现体现出同性恋的问题。
在艾滋污名已于科学防治中趋于消散、法工委对同婚意见作出正面反馈、全球宗教界人士及同志基督徒也纷纷发出“上帝爱同志”声音的当下,我们相信制度和文化仍有其包容性,能够回应新的合理的期待。
| 微博“女权”:“同婚合法=代孕合法=剥削女性”的推演逻辑成立吗??
截至今日,#代孕黑色产业链##抵制代孕合法化##反对代孕合法化##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等微博超话已累计4亿次阅读量,同婚合法化意见浪潮更是激起了反代孕群体的广泛回应。
一些热门微博呼吁“不要当圣母”,认为有许多男同志和同志行动者在“打女人子宫的主意”,甚或夹带“代孕合法化”“降低女性婚龄”等诉求。同婚、代孕与女性权益之间的关系成为舆论热点。
【2】性教育迷思:不被珍爱的《珍爱生命》
由北师大刘文利老师团队编写的全面性教育系列教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经历了多舛的命运。一套经过整个科研团队多年深思熟虑、按照教育科学逻辑和全面性教育原则及知识编写的好教材,多次遭受挫折。
早在2017年3月1日,教材在一位杭州妈妈的吐槽中跃入公众视野,在营销号的炒作下,引发了全国对儿童性教育的大讨论。后教材被迫下架改版,至今未能重新上架。
2020年1月12日晚,某微博大V指责这一教材宣扬丁克,《珍爱生命》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
六、文化审查
【1】镜头去哪儿:消失的同性影视情节
2019年由于同性恋情节或相关台词而在内地平台受到删减的影视作品包括但可能不限于:院线公映引进作品《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唐顿庄园》《坂本龙一:终曲》《冷血追击》《巴比龙》,国产电影《被光抓走的人》,电影节/影展公映作品《女孩》;视频平台播出电影《火箭人》,台剧《想见你》,日剧《深夜食堂(第四季)》,动画番剧《皿三昧》(后下架)《Carole&Tuesday》,美剧《致命女人》,港剧《十二传说》。B站下架若干含LGBT情节的番剧和视频,取消“百合”“耽美”标签,含同性亲吻的投稿无法通过。
*《波西米亚狂想曲》“性取向”被译为“性生活”
与此同时,2019年6月27日,由耽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陈情令》一经播出迅速走红;12月12日,耽美小说《撒野》确定影视化。年关将近,天猫年货节广告中的同性情侣回家过年情节引发一轮惊喜,“吃瓜”成为公共影像在同志话题上书写的淡淡一笔。资本仍在向耽美影视作品持续释放信号,暧昧擦边球成为一种热度未消、空间仍在的投资,但未来走向看似扑朔迷离。
【2】耽美圈:带上镣铐的作家
2019年1月,国家网信办宣布启动为期 6 个月的网络生态治理专项行动。
耽美作家“狗娃子天一”因“制作、销售淫秽物品”于2018年末一审获刑十年半,后二审维持原判;
5月20日,耽美作家“深海先生”以非法经营罪一审获刑四年;
8月19日,网友微博爆料耽美作家“墨香铜臭”被刑拘。同一时期,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lofter等网文站点/含同人社区的平台因涉嫌 “导向不正确及内容低俗”“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侵权盗版”等问题被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查处。
【3】超话被封
Les超话被封:2019年4月12日,新浪微博屏蔽了#les#超话,在网友一再追问下,4月15日新浪微博客服回应称:“由于该超话内存在大量违规信息,暂不符合开放标准。”同一时期豆瓣最大的女同性恋小组LesSky也被隐藏。
通过梳理2019年中国多元性别群体权益重要事件,希望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我们走过的路,也更清晰地找到未来的路,真正跨越“虹”沟,享受彩虹。
1 建议内容见文件(A/HRC/40/6),接受情况见文件(A/HRC/40/6/Add.1)。可以在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文件检索网站(http://ap.ohchr.org/documents/gmainec.aspx)上直接输入文件号检索到中英原文。
2 A/HRC/41/L.10/Rev.1
作者:邹杨、小N、窝窝头
排版:实习生白羊
Comentários